Cult Shop:大埔隱世小店 Pimary 鼓勵建立可持續生活
--Leo Ho
當「隱世」一詞近年被廣泛濫用,藏身於一棟建於1930年的兩層高村屋 Pimary 可說是真正偏遠,就連筆者居住大埔的朋友亦未聽曾過這片「小綠洲」。從鬧市乘車至寧靜致遠的鄉村需時約一小時,在車窗內看到摩天大樓漸漸模糊成一片綠色自然的景象,心境起碼頓時舒暢起來。店主之一的 Leo Ho表示:「這家小店成立於2016年,直至近兩三年才搬到大埔,目的是讓人感受慢活真諦,學習如何享受生活,以及對環境的重視。我和太太在新西蘭旅行時發現,當地居民不像香港人對可持續生活視之為一種概念,而是徹底地成為日常習慣,根本不用把它說出口的。」正因如此,Pimary 其中之一個特別之處,是採用會員預約制,他解釋:「我們不希望這裏淪落為打卡熱點,比起傳統的營銷,它是屬於一羣對生活抱有熱誠的志同道合者,彼此交流生活文化的平台。」
源自於 Primary 一詞,原意解作「基本」的 Pimary 店名亦有意思,Leo 謂:「我們刻意去除英文 r,讓它成為象徵生生不息的數字符號 Pi/π,其實是希望大家對可持續生活有一種無止境的堅持。」店舖成立初期,香港還未流行環保概念,甚至初時有些人認為環保產品價格特別昂貴,「年輕人比起老一輩對於環保較為接受,全因他們願意追求生活態度。但是為了讓更多人理解綠色生活的好處,我們嘗試引入價錢實惠的商品,例如一些可持續家具。」宏觀店內產品不乏可持續材料製成,無論是全部以竹及粟米製造的荷蘭環保餐具品牌 Zuperzozial,其杯碟、筲箕、砧板若被棄置可以百分百可生物分解;材料為不鏽鋼及相思木,連包裝也可以回收再造的澳洲的 Ecology 廚具、同樣以竹纖維製成,收益扣除開,半數會撥捐關注女性權益的慈善團體的 Tsuno 環保衛生巾,都是他們的熱賣單品,「除此之外,店內的裝潢都是發揮可持續創意,大部分木製傢俬其實都是我們在颱風後撿拾回來,一手一腳重新砌成;就連我們的餐單,都是直接用石頭寫上。」想不到路不拾遺一詞,在可持續的理念之下,可以賦予全新升級改造的意義。
值得一提的是,Pimary 會定期舉行短期創作及作品展覽,Leo 笑言:「這有賴我的姊姊吧,她是一名藝術家,很早就將自己的作品放在這裏展出,漸漸吸引有共同信念的創作者進駐;這是一件簡單而純真的事情,大家都能在大自然的環境下感受生活美好。」的確,可持續生活方式是這麼近又那麼遠,它不是概念,亦不應該是一種潮流,全靠一份自我堅持的修養與信念。
Text 丨 SIMON AU
9 APR 2021
2 comments
viagra 4 cpr 50 mg
cheap cialis online
Leave a comment